返回

他从硝烟处走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 284章 兄弟们我带你们回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子绑在身上。

    在潭水旁找好了暗洞的方位,默默的做着热身活动。没有潜水设备,只能徒手潜入。二十几米长的通道,刘东自忖没有问题,唯一怕的是腿上的伤口一沾水会不会发炎。

    顾不得许多,刘东几次深呼吸后一头扎进了潭水里。潭水依旧冰凉入骨,刘东凭着傻小子火力壮的优势迅速下潜,摸到洞口后一直游了进去,洞内凄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,凭着记忆一路摸索,在快要憋不住气的时候往上一窜,果然钻出了潭水。

    拿出身上戴的木棍,把煤油瓶打碎做了一个火把点燃。洞内依旧是神秘而魔幻的世界。一根根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在火把的照耀下,闪烁着迷人的光芒,宛如一颗颗宝石镶嵌在洞顶。

    那条被刘东杀杀的巨蟒依然盘踞在潭边,不过已然是森森白骨。没有时间细看,火把燃烧的时间有限,刘东急步朝里走去。绕过石柱后面的白骨遗骸,里面深坑处的几块油布依然散落在那,刘东掀开一看,下面果然有一个小布包,里面似乎还有一封信。

    刘东没有防水设备,只能在这匆忙的把信打开,上面是用铅笔歪歪扭扭的写的两行字。

    #34亲爱的东,不知道今生我们还会不会有缘再见,边境太乱了,我和妹妹去西贡了,勿念珍。″

    许是阿珍的汉字功底有限,只歪歪扭扭的写了两句话,而且还有几个错别字,但意思表达的已经很明白了。

    火把渐渐的要熄灭了,刘东顾不得看包里的东西,在火把熄灭的瞬间钻入了潭水里。

    回来的路上刘东还潜入了一户农舍偷了人家放在灶台上的几个红薯,直接打破了丁庄村十几年来从没丟过东西的历史,让农舍的女主人在村子里骂了一天一夜。

    回到阿珍家仔细的又处理了一下伤口,胡乱的吃了两个红薯,肚子里也算有了点底。阿珍留下的信早被潭水泡成了浆糊。只能把留下的小包打开。

    小包内是阿珍从那批藏宝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东西。不外乎是一些宝石,有的是如火焰般炽热的红宝,有的是如深海般静谧的蓝宝,有的是如阳光般温暖的黄钻,它们以各自不同的色泽和质地,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与价值。包中还有几样精美的首饰,想来阿珍是把宝藏中最贵重的东西留给了他。

    知道阿珍去了西贡刘东也就放心了,西贡也就是胡志明市,是Y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,她们姐俩有了这些宝藏也会过上有钱人的生活,恐怕今生是再也无法相见了,想到这刘东有了一些失落。

    又休息了一会,趁着天色未亮,刘东锁好了门匆匆的钻入了山里。山洞离阿珍家这边还有一段距离,是在另外一座山上。

    刘东默默的回忆着那个山洞的位置。这边的山和植被长的都差不多,要不是他是侦察兵出身,当时特别留意了山洞外的特征,还真是得在这山里转悠几天。

    时不时有藤蔓和荆棘挡住去路。刘东小心翼翼地拨开它们,一边观察着四周的景象,一边回忆着上次来时的路线。丛林里黑漆漆的,声音此起彼伏,鸟鸣、虫鸣交织在一起,让人难以分辨方向。

    丛林中穿梭了许久,天亮的时候刘东终于来到了一片相对开阔的地带。这里的地形与记忆中相符。当年阿珍就是从前面那棵高大的桉树上跳下来的。

    离目的地不远了,刘东心里一阵兴奋。但仍然是极为谨慎的在林中穿行。四周仍是密不透风的树木,又向前行进了一段路,前面是一座陡然升起的山崖,目的地到了。

    当初走的时候山洞的洞口是用石头堆砌隐藏起来的,现在上面已经被浓密的灌木丛所掩盖,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一个山洞。

    一点点的把杂草灌木还有石头清除掉,仅能通过一人的洞口便显露了出来。静静的等洞内的空气流通了一会,刘东便钻了进去。

    七具尸体装在裹尸袋里整整齐齐的摆在那,尼龙制成的裹尸袋霉迹斑斑还没有腐烂,但里面的尸体却已是森森白骨。

    几具尸体上的军装早已腐烂成一块一块的,分不清谁是谁了。但刘东心中一动,临行前每个人都写了遗书放在贴身的口袋。

    Y南多雨潮湿,害怕被水泡了,遗书都是用油纸包好存放的。刘东一翻,果然找到了尸体上的遗书。

    有的人的遗书里还夹着家人或者和家人合影的照片,排长杨军的兜里还有一管给儿子买的钢笔,尽管已经生锈,但依然完好。

    尸体是肯定带不走了,只能火化。捡了好大一堆枯枝,刘东点起了火。好在天色刚蒙蒙亮,四周雾气腾腾,烟顺着山崖的石壁缓缓的溶入雾气中倒也不易被人发现。

    三年的时间白骨早已炭化,在木柴的高温下很快变成了骨灰。整个过程中,刘东一直跪在地上,心中涌起了无限悲凉。

    从阿珍家带来的床单让刘东撕成了几块,做好标记后一一包了起来。骨灰太多,根本包不下,只能一人包了一小包,剩下的混在一起又放进了山洞里。

    #34兄弟们,我带你们回家″。刘东把所有的骨灰和宝石的袋子包成一个大包紧紧的系在身上,站起身

第 284章 兄弟们我带你们回家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